【樂活二三事】英日文學習之路

聽到我會英文也會日文時

大多數人的反應是我一定有語言天份

不是謙虛才說沒有

事實是專一上學期我的英文就被死當了


現代年輕人不懂『死當』是什麼吧!

意思是下學期也別上了

直接等二年級,跟著一年級生重新上英文課

英文課永遠晚一年

還好英文必修只有四年,五專才能準時畢業


好像是國中的時候吧?開始覺得不會英文很遜

請不要亂對號入座

我從來不把自己的標準套用在別人身上

單純只是覺得自己若不會英文就很遜


因此出社會後

準時坐在收音機前聽了一兩年的空中英語教室

我想那是打下聽力的基礎

但沒勇氣開口講英文,還是得去補習班上課才行


以前上班的日商 OMRON 有個很好的福利

補助學習英文或日文,每年上限一萬五

於是利用下班時間

開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流轉在台北各大知名英文補習班

科劍、大衛美語、地球村

東吳大學推廣進修部

甚至美國在台協會的英文班

全都唸過了

明明這麼努力

為什麼總是聽得懂卻常表達不出真正的想法

可以想像我的挫折感有多重嗎?

學了這麼多年,轉眼都 30 好幾了

或許我的英文程度就只能如此,是不是該放棄?


2003 年去新加坡分公司出席亞太區 IT 會議

五天的時間,說是會議不如說是進修兼玩樂

白天有各種不同議題的講座讓我們學習新技術

晚上聚餐或觀光

講座只要出耳朵聽

很感動自己居然連一堆專有名詞都聽得懂

但聚餐或觀光就要與來自其他分公司同事聊天

雖聽得懂卻因為口語能力不好而無法好好表達

尷尬到極點,常靠也懂中文的新加坡同事解圍

讓我決定再給自己最後一次機會把英文學好

再學不好就放棄吧!


一邊聽著空中英語教室,一邊想還有那間補習班沒唸過?

一年後雜誌上的華爾街美語(Wall Street Institute)廣告吸引了我

但學費有嚇到我

方案只有一年起跳,一年 all you can learn 八萬一

2004 年,20 年前的八萬一耶

在那之前唸的補習班兩個月一期不會超過五千

跟地球村一樣都是有時間就可去上課

但不同的是老師都是母語為英文

而且擁有於「非英語系國家」教授非英文母語者證照

好吧!一分錢一分貨


一年補助上限一萬五等於自付六萬六

精打細算如我

利用日商公司會計年度與台灣不同

跟班主任談好收據依不同會計年度分三張開

日期運用得當

對補習班來說是一年內,對我來說是三個年度

符合公司補助上限而順利請領到一半的學費

自己只要出四萬零五百


先測試決定從那一堂課開始

每次上課結束時

老師會講評語且評分決定接著唸下一課或是重讀

不要懷疑,唸得不好真的就是拿到重讀的報告


雖然從沒重讀過,但讀到第四個月

被其中一位超嚴厲的澳洲老師唸到信心都沒了

連另一位總是鼓勵我的老師也質疑我回家到底有沒唸書

唸的超認真的我,真的被打擊到不行了

準備放棄的我,在摩斯漢堡遇到秘書

補習班規定進入補習班後只能講英文

沒想到在外面秘書也對我講英文,累呀

硬著頭皮跟她說我想放棄

她用著比我爛的英文不斷鼓勵我

心想英文比我爛的人都勇敢講英文

我到底在幹嘛?


決定繼續唸

不只下班、逮到機會就請假去上課

感動了超嚴厲的澳洲老師

主動利用休息時間幫我一對一惡補了好幾堂課

我若願意回家練習寫例句,他就幫我檢查

老師對我這麼好,我當然是回家寫了一堆例句

秘書說我是唯一讓他主動幫我惡補的學生

就這樣我終於勇敢開口說英文

愈說愈愛說,還不小心成為補習班風雲人物

連跟我不同階的學生都知道我


而我也打破補習班記錄

從中階唸到最高階只花了十個月

還有兩個月,理所當然認為可以繼續唸商業英文

但班主任說商業英文不包含在 all you can learn

我說合約上沒這樣寫耶

她只好給我唸,連幕後老闆來辦講座時都對我說原來是妳呀

哈哈哈~


每個月都有當月畢業學生演說,每人約三~五分鐘

不誇張,我畢業時整個場地擠滿了人

有位跟我同時畢業同學演說

還說我是補習班的燈塔,哈


常常一起上課且特別要好的同學們合照

是說跟我最好

友誼長達 20 年還在延續中的 Rita 怎麼沒在相片裡?


謝謝同學側拍演說中的我

看我笑的超誇張,就知我講英文時會變成另一個人,哈


20 幾歲開始不是在聽空中英語教室就是在補習班

一直到 37 歲才把英文學好

真的要給不放棄的自己一個掌聲


當時同學們大多數才 20 出頭,稍微大一些的也才 30

我想我應該可排上老人前五名吧!哈

但那又如何?年齡就只是個數字罷了

同學們說跟我跟聊天完全感受不到年齡的差距

話說,很單純(蠢)的我在上現在完成式時講了一段話

澳洲老師馬上算出我年紀,還拿來開玩笑

搞的大家都知我幾歲,哈


我的日文學習之路相較之下輕鬆很多

學生時代收集許多來自日本的 Snoopy 商品

想看懂日文說明而想學日文

專二的日文選修課,與重修英文衝堂

錯失學習的機會


直到 30 歲左右想暫時從挫折感很重的英文喘口氣

而開始去補習班學日文

第一間規模雖小,但教材很生動,日本老師超有耐心

聽說讀寫同時進行,不時感到自己的進步

但才上兩期吧?倒閉了

大老婆發現老闆共同經營的人居然是小三

而要老闆把補習班關了,這原因也太八點檔

老師們與學生們真是超無辜


轉到東橋上了一期覺得普普

換到同棟樓的永漢

沒覺得比較好,但東吳推廣部太遠

當時沒捷運,下班趕不上

也沒更好選擇,就這樣一路唸到中高級

原想唸到最高級,但剛好忙 new project

無法每天準時下班

想說該學的文法都學會了,先這樣吧!


一段時間後,因緣巧合

工作上剛好需要教日本長官們使用系統

或是解答他們使用上的疑難雜症

一開始超緊張的,雖說該會都會了

但說出口又是另一回事

於是我先寫草稿,拜託曾在日本唸過書的同事幫忙檢查

草稿背好才去教,勉強順利過關


他們寫 email 問我問題時

我都說拍謝日文讀寫能力不大好,麻煩用英文

大多數的他們英文都不好

換他們耍賴,直接打內線問

電話講不清楚,就跑去他們座位

面對面有肢體語言幫忙

不會的字,想辦法用描述方法讓他們懂

他們會教我正確的用法

同時,聽他們講話也學到很多字

加上看日劇時跟著複誦

我的日文口語能力因此突發猛進


日本長官們依工作不同任期一任約三~五年

其中一位交接時跟他的接班人介紹我

『你絕對無法想像她以前日文有多爛』

我差愧到都想找洞鑽了

同事說他是在讚美妳現在講得很好啦~哈

之後再來的長官們,總問我以前在日本唸那所學校?

我沒去日本唸過書

那你日文怎麼講這麼好?

補習班上課之外,日劇與長官們就是我的老師呀

他們都覺得太神奇


很多人以為進日商就要會日文

但其實要看工作,我面試時只要求簡單英文

學了之後,剛好有了講的機會

加上才學一年,講錯是正常的,而勇於開口

讓我的日文學習之路不像英文那麼坎坷

有一陣子好到讓我開始擔心日文講得比英文好

這我沒辦法接受耶

在我心目中英文還是第一順位,哈


真的覺得是台灣教語言的方法有問題

英文跌跌撞撞那麼多年

最後在全英語環境的華爾街美語開竅

國外總公司引進的教材與正統師資幫了很大的忙

套一句澳洲老師說的『無論學什麼語言都得用那語言來學』

才有辦法直接用那語言來思考,而不是在腦中翻譯才講出來

翻譯之外,我還糾結文法或字有沒用對

誰有空等你全都想完,而且想愈久愈覺得有問題就不敢說


老師說其實學到某種程度後,我們都有自我糾正的能力

講出口後若有錯

不是當下自我糾正,而是下回就講對了

因此用的機會愈多,自然不斷進步


他還說 if you don’t use it, you lose it

這我非常有感

很多位原本日文講得比我好的同事

一段時間沒講後,退化到只會基本招呼語


自 2011 年從 OMRON 離職後

同時失去講英日文的機會,只有去旅行時才有機會用

口語能力真的退步不少

但是,花這麼時間學會的東西怎能輕易回到原點?


以前還在上課時

在澳洲老師鼓勵下開始看以英文為母語的國家的影集

他說要把一個語言講好,就得了解他們的文化

除了文化之外,同時訓練聽說能力

閱讀則可提升讀寫能力,也是字彙的累積

重點是必須原汁原味

也就是作者必須為來自母語為英文的國家


這麼多年來仍然每天都看英語或日語影集

對我來說追劇是練英日文時間

所以我不追英日語以外的劇


離職前幾年公司將語言補助改為

依 TOEIC 或日文檢定分數做為補助基準

450~550 獎金五千

551~650 獎金一萬

650~750 獎金一萬五

751 以上獎金兩萬

達標除了獎金之外,報名費也由公司負擔

可重覆領取,但前提是比上次進步

於是第一次都沒唸書,考試時也一派輕鬆慢慢寫

目標是考低於 550 分,從五千開始領

沒想到每天追劇讓我聽力隨便考,卻只錯兩三題

當我看到 730 分時真的很想哭

五千+一萬的機會飛走了

領了一萬五後,馬上報名兩個月後的考試

這回仍然沒做任何考古題

而是把重點放在讀英文小說

閱讀部份分數進步超多,可是少追劇讓我聽力退步

綜合下來只考了 760 分,雖然如願領到兩萬

但當時我覺得自己能力應該落在 850 左右的

罷了,那只是一張紙

自己的程度自己最清楚,根本不需要那張紙來證明

也證明不了什麼


在補助新制前,有位同事做了超多考古題

同時拿到日文二&三級檢定

去京都總公司開會前,她說口語靠我,吃飯點菜靠她

結果她連簡單問路都聽不懂也就算了

菜單也看不懂,最後還是靠我亂猜,哈哈

我沒嘲笑她的意思,說這個故事

只是想表達我一直以來都不去考檢定的原因

不是怕自己考得不如預期

而是真心覺得那真的無法證明什麼

死記硬背得高分,只是短期記憶,沒用就忘了

像我這樣沒特別準備就去考的人

才是真正考出當時的程度

拼命追劇,聽力考超好

不間斷讀英文小說換閱讀考超好

證明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若不是公司的獎金制度,我從來沒想考 TOEIC

日文檢定獎金照級數給獎金,一樣只能進步

這比較簡單,報名時就決定考的級數

從最簡單的開始就能順利把每一級的獎金都領了


但一直左右為難

考試拿獎金,就無法當監考老師

當時少子化愈來愈嚴重

少監考一次,被邀請順位就下降

報考人數若不夠多,會被淘汰

一天日薪六千多的監考工作就飛了

為難中還是選擇每年兩次去當監考老師

等監考次數上升,比較沒被淘汰危險時

我準備離職,也就沒去考了


華爾街美語的教法是不強記單字

而是藉由不斷學習,自然而然累積單字量

因為使用多次而記住的字

只要持續使用會跟著你一輩子

硬背的字,短期也許可快點看到單字量上升

但不會用或很少用,忘的也很快


不過,自然累積的單字量,要靠大量閱讀才行

這也是很多年前開始挑戰每月一本英文小說的緣故

除此之外,也會看 BBC 網路新聞

看影集除了提升聽力,也可增加單字量

以前超迷實習醫生(Grey anatomy)時

連追十季,不知不覺連很專業的醫術用語都學會了

不過,第十季把最愛的主角賜死後就不追

一段時間後,那些字也就漫漫淡忘了

後來我追劇題材愈來愈多元,才能學到不同領域的字


閱讀不是查單字大會,查到信心全無而放棄實在可惜

老師說看到不會的字,先不查

耐心讀完整段,用前後文來猜意思

就算沒猜到,只要整段意思懂了,也可不查

之後若那字重覆出現

通常自然而然會懂,若還是不懂就要查單字

因為反覆出現代表那字很重要,必學

反之,有些字只出現一兩次

代表以後也不會用到,查它幹嘛?


雖然覺得自己日文口語退步不少

但每回去日本旅行,當地人還是以為我住過或正住在日本

因為我用字精準,連日本人的口語都可脫口而出

這其實是不間斷看日劇的成果

反覆聽到的字,需要時就自然而然從嘴巴跑出來

有時自己都被自己嚇到呢~哈

所以雖然這幾年日劇愈來愈難看

還是儘量挑看得下去的

NHK 也有線上免費學日文的課程

但簡直無聊到爆,連我這麼有耐心的人都唸沒幾回就放棄

所以日文我還是停留在看日劇、雜誌、yahoo.jp 新聞

或是 NHK 給海外日本人看的新聞

https://www3.nhk.or.jp/nhkworld/ja/ondemand/video/


相反的,BBC learning English 

https://www.bbc.co.uk/learningenglish/english/


從超簡單入門到艱難的都有

各式各樣生動活潑的主題

學英文同時知道天下大事或是各國習俗等等

多元到只怕你不聽,不怕你無聊

官網學習之外,也可下載 Podcast 隨時聽 

https://www.bbc.co.uk/learningenglish/podcasts

想知道自己的程度,由此去

https://www.bbc.co.uk/learningenglish/english/course/test-your-level

前些日子開始在 youtube 看 BBC World Service

主題五花八門,看到欲罷不能


其實每件事都一樣,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恆

熟能生巧,同樣的事反覆做,自然愈來愈上手

學習語言沒有捷徑,也沒有年齡限制


開口講英文可說是我人生的第一個轉捩點

讓我彷彿打開新視界

見識各式不同的西方文化,人也愈來愈開朗

謝謝自己在學英文的路上,經歷無數挫折仍然沒有放棄

也謝謝日本長官們讓我的日文在沒挫折中成長


雖然英日文溝通都沒問題了,但還有很多進步空間

而且不進則退

所以追劇與閱讀仍然每天持續中

直到天荒地老,哈哈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樂活二三事】享受一個人的旅行

【西班牙】Granada絕美的世界文化遺產Alhambra